中国古代文学课程(叶晔)笔记 第六讲——对《西游记》的批判

  1. 徐朔方先生的“世代层累说”启发自顾颉刚的“中国古史世代层累说”。同样西方也有这样的理论。在《故事的歌手》中有口头程式理论。所谓程式就是指某个英雄出场总是有固定的套路。但其实文学程式是无法论证的,因为我们现在所拥有的都是案头文学的文本,口头文学无法可考。但是Bates Lord进行了对南斯拉夫活形态的口头传统的田野调查,从而为我们的口头文学的传统的建立提供借鉴。
  2. 在西游记的最早版本中,作者是不确定的。华阳洞天主人校,事实上不只是校。然而在最早的版本世德堂百回本中,当时的人并不知道《西游记》作者是谁。
  3. 《西游记》有简本(四十一回),有繁本(一百多回),然而现在这两个简本、繁本谁前谁后不知道。
  4. 如今百回合《西游记》充斥着大量道教的内丹知识,是看不懂的。所以明清时许多人认为《西游记》是证道书,“谓其合于金丹大旨”。吴玉搢用方言作证西游记出自吴承恩之手,实际上是靠不住的,因为毕竟这是世代层累的作品,如《金瓶梅》兰陵笑笑生就有对应五十多名作者考据,但理由是根据方言。
  5. 《西游记》的衔接痕迹是很明显的。除了开头的大闹天宫很完整,后面的八十一难更像是一个个短篇小说。
  6. 玄奘的《大唐西域记》有许多是听过来的。但是作为《大唐西域记》,虽然现在看来荒诞,但当时的人是十分认真地对待的。
  7. 说书人在描绘人物出场时,常来一段韵文,《西游记》中多有这种桥段。
  8. 事实上,大闹天宫与八十一难是两个体系,只是后来某个说书艺人把它们成功地衔接在一起。
  9. 如今《西游记》中许多的道教片段是直接从金元道教文献中直接抄的。
  10. 本我—猪八戒,自我—孙悟空,超我—唐僧。
  11. 《封神演义》算是与《西游记》最为接近的,不过《封神演义》更复杂一点。
  12. 姜子牙封神的人员事实上在中国古代已经成为民间传说中的神,只是《封神演义》提供平台将这些人串联起来。
  13. 如今的《西游记》的简本是刻在《四游记》中的《西游记传》。不过必须知道的是《西游记传》的刊刻定是在《四游记》之前,只是现在没有实物的保存。
  14. 董说《西游补》之所以被西方汉学家推崇或许因为他们喜欢这种与《大话西游》近似的作品。

中国古代文学课程(叶晔)笔记 第六讲——对《西游记》的批判
http://avcaleb.github.io/2020/10/27/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笔记 (6)/
作者
A. V. Caleb
发布于
2020年10月27日
许可协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