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书札记

读书札记

《呐喊 自序》

鲁迅说他是有寂寞并悲哀。所以他呐喊,并不独为了慰藉在寂寞中奔跑的猛士,也是因着“未能忘怀”的缘故。

想来人有寂寞与悲哀也是难的。我们有诸多的理由为麻木找借口,我们即使面对痛斥,也并不痛惜自己作为看客。所谓人间之常,显出肮脏与蔑侮,不过不足为奇。然而还有投枪的战士,还有不惧鬼魅的守望,不过统统算为愚拙与轻浮。这是难的。

庸常走向了它的圆满。(我们是享受怎样的幸福?)

《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》

梁启超

小说功用有二:一为导人游于他境,一为动情。前为理想派小说,后为写实派小说。小说之支配人道也,复有四种力:一曰熏,以空间言;一曰浸,以时间言;一曰刺,利用顿;一曰提,自内而脱之使出

中国人状元宰相、才子佳人、江湖盗贼、妖巫狐鬼之思想皆出自小说。败坏风气,因而为小说之故。

其性质,其位置,又如空气

然,如菽粟然,为一社会中不可得避、不可得屏之物。故今日欲改良群治,必自小说界革命始!

《人的文学》

周作人

提倡人道主义思想。

观点从进化论展开。认为人是灵肉合一:既有动物性,又有神性。

个人主义的人间本位主义。爱人不外己,己在所爱之中。

人的文学分作两类:1、写正面的、理想生活 2、侧面的,写人的平常生活或非人的生活。非人的文学与人的文学只在乎著作的态度,非人的是游戏,人的是严肃。

非人的文学:

(一)色情狂的淫书类

(二)迷信的鬼神书类(《封神榜》《西游记》等)

(三)神仙书类(《绿野仙踪》等)

(四)妖怪书类(《聊斋志异》《子不语》等)

(五)奴隶书类(甲种主题是皇帝状元宰相,乙种主题是神圣的父与夫)

(六)强盗书类(《水浒》《七侠五义》《施公案》等)

(七)才子佳人书类(《三笑姻缘》等)

(八)下等谐谑书类(《笑林广记》等)

(九)黑幕类

这宗著作,在民族心理研究上,原都极有价值。在文艺批评上,也有几种可以容许。但在主义上,一切都该排斥。

(一)是男女两本位的平等。

(二)是恋爱的结婚。

世间著作,有发挥这意思的,便是绝好的人的文学。

另有亲子之爱。

我们对于主义相反的文学,并非如胡致堂或乾隆做史论,单依自己的成见,将古今人物排头骂例。我们立论,应抱定“时代”这一个观念,又将批评与主张,分作两事。批评古人的著作,便认定他们的时代,给他一个正直的评价,相应的位置。

因为人类的运命是同一的,所以我要顾虑我的运命,便同时须顾虑人类共同的运命。 ## 《文学改良刍议》 胡适

一、言之有物。物为感情、思想。

二、不模仿古人。虽言文学进化,却是今不一定胜古,犹言一时代自有一时代的文学。

三、讲求文法(语法、标点之属)

四、不作无病呻吟之文(少年文章颓靡)

五、去滥调套语(举了一首在美国创作的词)

六、用典不能烂

七、不讲对仗。恐人囿于韵律,言之无物。

八、不避俗语俗字,用白话。

《契约、理性与权威主义》

高远东

由于几乎所有的“五四”思想精英都“立人”作为民族自救的手段而非以“立人” 本身为目的,所以他们在启蒙时大多重在输入信仰而非启发理性。

把人的灵魂从一种愚昧中解放出来却置于新的奴役下。

很明显的作者批判的是五四启蒙手段中强制性的一方面。虽然这种强制性不等于压迫——因为它始终高举民主的大旗——但实质上塑造了一种权威主义,因为启蒙者的地位是高于被启蒙者,所以其启蒙方式因为缺省平等的交流而塑造了被动接受的愚民。

然而对篇文章我有几个问题:

  1. 五四真的塑造了愚民吗?还是五四培养了专制性格的领导者?

  2. 正如作者在文末所提出的,我们应当如何处理“强力”“理性”和“性仰”这一三角关系?一个理想社会的人真的应当是平等的人吗?

《文学革命的胡适叙事与周氏兄弟路线》

王风

不把文学革命看作一个种子, 而将其视为把不同的思路捆扎在一起的绳子,反而可以全面释放文学革命的内涵。

白话问题只是《新青年》集团一个技术共识, 一个平台。文学革命不再是个神话, 同时文学革命会被描述为众声喧哗的舞台。

《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》

(1)陈独秀1916年提出“最后觉悟之觉悟”,反对传统,呼喊启蒙。个性解放与政治批判携手同 行,相互促进,揭开了中国现代史的新页。

(2)五四运动带来了青年一代行为模式的改变,从婚姻自主到工读互助团。一部分人经由无政府主义,选择了马克思主义。

(3)救亡又一次压倒启蒙。知识分子在革命战争中也为这场革命所征服。

(4)封建主义并未消除,它在社会主义装束下带来种种祸害,令人重新呼喊五四。重要的是转换性的创造。


读书札记
http://avcaleb.github.io/2020/09/19/读书札记/
作者
A. V. Caleb
发布于
2020年9月19日
许可协议